据外媒报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虽然在效率方面正迅速赶上其硅前辈,但在生产速度方面仍非常落后。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从长期来看,也必将呈现下跌趋势,其利润率也将逐渐向社会平均利润率靠拢。图4为光伏级多晶硅从2011年到2019年的价格走势,2011年光伏级多晶硅仍然有50多美元一公斤,但是到2019年,光伏级多晶硅价格已跌破10美元一公斤。
图1、上机数控 图2、晶澳科技 图3、福莱特二、光伏产品价格长期呈现下跌态势光伏产品为工业品,工业品价格即使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价格从长期来看仍然呈现下跌趋势,如汽车价格。长期来看,光伏龙头股未来还有继续上涨空间,但是短期来看,部分光伏股票有筑顶滞涨态势。多晶硅片价格的巅峰也是在2008年出现的,当时多晶硅片的价格超过RMB100元/片,而如今多晶硅片价格在1.2元/ 片左右徘徊。一、光伏股票普遍涨幅巨大今年3月以来,光伏行业股票呈现普涨态势,大部分光伏股票都有两三倍涨幅,个别股票如上机数控等涨幅巨大,一年之内涨幅超过5倍然而,光伏平价时代的到来令所有的质疑不攻自破。
面对欧洲骤然兴起的太阳能组件抢购风潮,无锡尚德的组件出口金额在2004年翻了10倍,公司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这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的萎靡使得欧洲政府不再有闲钱去补贴光伏产业,下游需求的大大萎缩不仅直接影响了重点布局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的收入,更使得之前被哄抬到高价的多晶硅价格开始跳水,2009年一年之内暴跌十倍。在此后的几年中,整个行业的趋势是由常规的多晶电池和组件转向单晶,PERC技术的引入更显著地提高了单晶电池的效率(目前主流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0%),使其更具有经济性。
从中国之光到世界之福,这是一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血脉相连的优势产业。而从跌落神坛到再造河山,中国光伏展现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当年,拥硅为王是整个光伏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而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光伏巨头们在国外市场处境艰难,缺乏融资能力,只能被动地靠海外销售网络守擂。
但这片宽广的土地,蕴含着无限的可能。这些企业也仿照尚德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使得光伏行业的造富神话不断重演。
世纪之交,环保概念在全球方兴未艾,以欧洲各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颁布政策补助太阳能发电,从卫星上走下来的光伏风风火火点亮了全球市场。具有更大转换效率提升空间的单晶PERC成本持续下降,市场份额飞速上升,已超越多晶硅成为市场主流。37岁的施正荣是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的高足,当他带着14项太阳能技术发明专利从澳洲回国时,中国的光伏产业尚在鸿蒙之中,不仅总生产量小,产业的性能和质量也未能达到国际标准。光伏产业,是时代的浪潮;光伏ETF,是时代的红利。
然而,光伏平价时代的到来令所有的质疑不攻自破。此外,随着在低电价地区大规模扩张硅料和拉棒的产能,组件的技术发展更不胜枚举,包括但不限于用单晶RCZ和金刚线替代砂浆切割、mbb半片替代5bb正片、大尺寸硅片、72片取代60片成为主流等等,组件效率提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故事的转折就发生在紧接着的2008年。当年,除尚德外,晶澳、阿特斯、天合等中国光伏企业粉墨登场,在世界光伏产业中留下了中国人的深刻印记。
光伏平价,不仅得益于上面提到的技术演进和政策扶持,更来自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在这十年间,度电补贴、光伏扶贫、领跑者工程、户用光伏、绿证交易等政策先后登场,热火朝天发展的光伏也不是没有面对过大众烧钱、没补贴就活不下去的质疑
组件直面终端电站,是光伏制造领域唯一具有消费属性的环节,产品使用期可达25-30 年,售后保质期约20 年,客户更加重视品牌背书。光伏电站实际项目数据显示,210 大尺寸组件对应系统成本较166 尺寸低0.1-0.17元/W,较182 尺寸低3-7 分/W。
经过1 年左右时间沉淀,中环、上机、京运通、通威、爱旭、天合、日升、信义、福莱特、亚玛顿、阳光电源等公司产品在210 生态逐渐完善,在硅片、电池、组件、玻璃、逆变器等核心原材料辅材都实现良好配套,助力大尺寸产品应用推广。全球新增装机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等。大尺寸技术降本增效,痛点解决助力应用推广。此外,基于大尺寸硅片的组件可通过多元化版型设计,实现多种功率段产品,推动户用市场、工商业分布式、农光渔光等复合项目以及大型地面电站等多场景的降本增效,2021 年光伏行业将迎来大尺寸技术红利。结合隆基、晶澳、晶科新扩产能释放进度及出货量预期,预计2021 年三家企业全球市占率分别为22.7%/17%/17%,相比2019年分别提升15pct/7.7pct/4.9pct,龙头地位持续巩固。海外市场组件售价差异明显,龙头享受品牌及渠道溢价。
投资建议:看好大尺寸产品应用推广以及成本优势带来的超额盈利,重点关注天合光能、爱旭股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上机数控;一体化龙头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继续关注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继续关注受益全球需求增长、产品结构升级和双面组件渗透率提升的辅材及逆变器龙头福莱特、信义光能、福斯特、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等。组件兼具消费品及工业品属性,品牌渠道奠定先发优势的同时,一线龙头企业的竞争体现为价格和成本的竞争,预计2021 年全球Top7 企业出货量将满足全部装机需求,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0 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明显,Q2 疫情导致大幅降价、Q3 原材料大幅涨价以及Q4 玻璃、胶膜等辅材大幅涨价持续侵蚀组件环节盈利,我们测算11 月中旬单一组件环节毛利率降至-8.9%。垂直一体化龙头具有盈利水平较好的上游环节,通过上游环节支持终端组件,显著增强组件环节的成本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大尺寸技术可带来硅片/电池/组件/BOS 等多环节成本下降。一体化龙头地位巩固,市场占有率有望继续提升。
2019 年全球组件销量Top5 企业市占率约45%,预计2020 年将升至59%,2021 年将提至85%以上。我们测算,210/182 大尺寸产品产业链总成本较166 产品降幅分别超过0.19 元/0.1 元/W。龙头大规模扩产驱动2021 年组件环节竞争升级。组件环节技术及资金门槛低,投资性价比高。
渠道奠定先发优势,成本构筑核心壁垒一体化龙头地位巩固,市场占有率有望继续提升。
我们测算,210/182 大尺寸产品产业链总成本较166 产品降幅分别超过0.19 元/0.1 元/W。此外,基于大尺寸硅片的组件可通过多元化版型设计,实现多种功率段产品,推动户用市场、工商业分布式、农光渔光等复合项目以及大型地面电站等多场景的降本增效,2021 年光伏行业将迎来大尺寸技术红利。
光伏电站实际项目数据显示,210 大尺寸组件对应系统成本较166 尺寸低0.1-0.17元/W,较182 尺寸低3-7 分/W。2020 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明显,Q2 疫情导致大幅降价、Q3 原材料大幅涨价以及Q4 玻璃、胶膜等辅材大幅涨价持续侵蚀组件环节盈利,我们测算11 月中旬单一组件环节毛利率降至-8.9%。
海外市场组件售价差异明显,龙头享受品牌及渠道溢价。投资建议:看好大尺寸产品应用推广以及成本优势带来的超额盈利,重点关注天合光能、爱旭股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上机数控;一体化龙头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继续关注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继续关注受益全球需求增长、产品结构升级和双面组件渗透率提升的辅材及逆变器龙头福莱特、信义光能、福斯特、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等。龙头大规模扩产驱动2021 年组件环节竞争升级。渠道奠定先发优势,成本构筑核心壁垒。
全球新增装机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等。大尺寸技术可带来硅片/电池/组件/BOS 等多环节成本下降。
经过1 年左右时间沉淀,中环、上机、京运通、通威、爱旭、天合、日升、信义、福莱特、亚玛顿、阳光电源等公司产品在210 生态逐渐完善,在硅片、电池、组件、玻璃、逆变器等核心原材料辅材都实现良好配套,助力大尺寸产品应用推广。组件环节技术及资金门槛低,投资性价比高。
结合隆基、晶澳、晶科新扩产能释放进度及出货量预期,预计2021 年三家企业全球市占率分别为22.7%/17%/17%,相比2019年分别提升15pct/7.7pct/4.9pct,龙头地位持续巩固。垂直一体化龙头具有盈利水平较好的上游环节,通过上游环节支持终端组件,显著增强组件环节的成本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